從「心」出發的陪伴,造就「沒有血緣的家人」般的緊密連結

文 / 洪國翔
圖/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提供

由歌聲入心,從個人到協會與社區大學的連結

溫淑玲老師尚未進入社區大學開課之前,就已經在社區裡教授了超過十年的婦女與長者的合唱團,因此能從歌聲裡覺察出學員的情緒、狀態有異,進而引發後續的關懷行動。為了好好陪伴需要支持的學員,從自家的客廳開始成立了讀書會,除了書籍以外也通過不同的媒介,像是看畫展、看電影、健康講座等,讓讀書會的成員們能夠自我成長、充實生活,使其回到家中後面對家庭裡發生的不同問題,能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讀書會時期,溫淑玲老師為首的聚會團體就有向婦女權益基金會申請經費補助、辦理相關活動的經驗,直至第三年,受到基金會的要求,希望能夠成立為正式組織,因此立案籌組了「向日葵婦女成長協會」。透過「初老」陪「老老」的陪伴模式,做深入的陪伴服務。除了原本讀書會的成員以外,不少社區媽媽也藉由口耳相傳紛紛加入協會參與活動。不過由於沒有協會獨有的活動空間,曾輾轉在遠流書局、北投運動中心、凱達格蘭館流浪,最後才成立社團,落腳在北投社區大學。

協會曾承接衛生局達30萬的補助計畫,不過由於內部成員對此計畫的要求皆一竅不通,故邀請北投社區大學的謝國清校長擔任計畫的協同主持人,帶領成員們逐步清楚計畫及組織運作的操作細節;溫老師曾因合唱團面臨曲目枯竭而感到困擾,但在謝校長的引導之下,開始將音樂與公共議題連結起來,發現可以教授的曲目變得豐富且多元,也開始帶領學員思考歌曲與自己的關係;除此之外,謝校長也留意到協會的陪伴形式主要以歌唱與簡易運動為主,但面對到多樣化的長者可能需要有其他刺激及培力方法,因此主動導入相關課程資源給予支持。

細膩的藝術陪伴,成就沒有血緣的家人

協會的陪伴文化一直都是細膩的,志工們會仔細觀察長者的表情、肢體動作,給予所需的照顧,彷彿觸碰到長者的內心,讓長者切實感受到被關懷。每當看到長者因為音樂及陪伴逐漸改變他們的生命與生活,志工們都會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

協會的其中一位志工過去曾離家到高雄超過十年左右的時間,後來返家的原因就是要照顧中風的母親,遺憾的是在協會的陪伴過程中這位媽媽過世了,這位志工顯得非常失落;另有一位協會陪伴的媽媽是位韓國華僑,在進來協會的四年前,她的丈夫過世了,配偶逝世的傷痛使得她難以走出,鄰居不忍看她這樣下去,將她介紹到協會當中,僅過半年有些好轉,未料遇到女兒猝死的噩耗,真的深怕她會倒下去。一位是失去媽媽的女兒,一位是失去女兒的媽媽,彼此互認對方為乾媽、乾女兒,並相互陪伴,當社區大學寒暑假放假時,就會相約去公園、某位長輩家玩桌遊,成為很好的陪伴團隊。

謝校長提及協會的陪伴與養護中心的外籍移工照顧長者根本有極大差異,養護中心多呈現機械性標準的作業流程,但協會志工運用的「陪伴」,是根據當下的活動做出調整,使得照顧者真的有被愛、陪伴及尊重的感覺。在未來面對高齡社會的社會趨勢下,能有這樣的陪伴者實為難能可貴。

相關文章

魅力四社基隆學

2018年通過《社區大學發展條例》,建構全面且制度健全的終身學習體系,回應新時代嚴峻挑戰,受到社會變遷、科技發展,民眾在

閱讀全文 »